说起郭鹤年这个人,很多中国人可能不那么熟悉,但提起金龙鱼食用油、香格里拉酒店、北京国贸中心这些东西,大家肯定都知道。这些都是他旗下的产业。他是马来西亚首富,102岁了还活跃在商界,财富114亿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那得八九百亿,跟李嘉诚一个量级。
但郭鹤年这个人特别低调,从不爱出风头,他靠实业赚钱,还总在关键时候帮中国解决难题。早年他从糖生意起步,后来扩展到粮油、酒店、地产,特别在中国投资大笔钱,帮助国家填补民生缺口。
从底层杂货铺爬上亚洲糖王的位置
1923年郭鹤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,那地方靠近新加坡,是个华侨聚居区。他爸郭钦鉴16岁从福建福州盖山郭宅村过来,先在哥哥的东升公司打工,卖大米、大豆、糖这些基本民生品。后来自己开了咖啡馆,慢慢把生意做大。
郭鹤年是家里老三,从小跟着家人接触商业,念了新山英文书院和新加坡莱佛士学院,接受过英文教育。二战结束后的1940年代,家族生意恢复,他爸积累了不少经验,经营糖米杂货。
1947年,郭鹤年24岁,带着10万马币去新加坡闯荡,创办力务克公司,做船务经纪和杂货贸易。1948年爸去世,他回新山接管家族企业。1949年,他和兄弟们重组生意,成立郭氏兄弟有限公司,专注糖、大米、小麦粉贸易。
那时候马来西亚糖业不发达,他看准机会,1950年代开始扩展糖生意。1959年设马来亚糖厂,1960年建第一家糖厂,产量占马来西亚全国一半。1968年租一万多英亩地成立玻璃市种植公司,种甘蔗,确保原料供应。
到1970年代初,他控制全球糖贸易五分之一,被叫“亚洲糖王”。全球六大糖王之一,他垄断亚洲白糖产业。糖生意让他赚到第一桶金,但他没停步,1971年在新加坡开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,进军酒店业。
郭鹤年做生意讲究稳,注重供应链,从原料到加工再到销售,一条龙控制。跟很多商人不同,他不爱冒险炒作,总是选民生必需品下手,比如糖、米、油,这些东西需求稳定,不会轻易崩盘。
企业越做越大,1974年成立嘉里集团,作为进军香港和中国市场的基地。早年经历让他明白,实业得靠积累,不是一蹴而就。比起那些靠关系或运气发家的,他更像个实干家,从底层爬上来,懂市场痛点。
郭鹤年父亲是典型的闽商,勤奋低调,从店员做到老板。郭鹤年继承这点,兄弟们合作紧密,没内斗。1950年代他去伦敦考察商品交易所,学期货操作,这后来在糖交易中派上大用场。他企业扩张时,总注重本地化,比如在马来西亚雇本地人,遵守法规,避免冲突。
这让他在东南亚站稳脚跟。1970年代糖价波动大,他靠期货对冲风险,赚了不少。但他从不炫富,生活简单,一条裤子穿20年,背20元包。从小生意到糖王,这路走得踏实,靠的是眼光和执行力,不是天上掉馅饼。
1973年那次瞒天过海的糖采购行动
1973年,中国物资供应紧张,急需30万吨原糖,但国际市场敏感,如果直接大批量买,糖价肯定暴涨20%以上。那年全球糖交易量才1000万吨,中国这笔相当于十分之一,动静太大。
外经贸部和华润公司找上郭鹤年,因为他是糖王,手里有渠道。他接到电话,从新加坡赶到香港见中粮代理人,没多问就答应帮忙。操作手法特别隐秘,他没亲自出面,派两名华裔手下伪装成日本糖商,去巴西采购。
巴西是主要出口国,能快速供货。他们用现金分批签约,避免集中采购引起注意。同时,郭鹤年在伦敦砂糖交易所买26万吨期货,对冲风险,还在日内瓦国际糖业会议上做幌子,稳住市场。
巴西采购分多港口启运,绕东南亚进中国。三四天后,交易完成,中国拿到糖,糖价上涨,他抛期货,还赚500万美元外汇,全交给国家,没留一分。这500万对当时中国外汇储备负8100万美元的国家来说,是雪中送炭。
整个过程没签名,没露身份,英国糖商只看到神秘亚洲人。郭鹤年说帮中国买糖不能自己多赚,那是不忠。这事从头到尾瞒着全世界,没宣传,没股价波动。事后中国公布消息,糖价才涨,但中国已低价拿到货。
这不是简单交易,是场商战,郭鹤年用期货手术刀帮国家止血。1973年他50岁,已是糖市顶尖玩家,控制全球1/20糖贸易。这笔大事体现他赤子心。
糖短缺影响民生,他用专业帮上忙,赚的外汇直接进国库。这套操作教科书级,风险大,但执行精准。巴西雨季、港口罢工都可能出问题,但他提前布局,备用方案齐全。
结果中国没亏一分,还反赚。郭鹤年没拿一分利润,关掉自用账户,纯义举。这事让他在中国商界地位更高,但低调如他,从不张扬。
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的大手笔投资布局
1973年糖事后,郭鹤年没停,继续投资中国。改革开放初期,外资试水,他逆势加码。
1983年,在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路,与四季青公社和五矿进出口公司合资7520万美元,建内地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。这是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,提升接待能力,当时酒店老旧,外商印象差。香格里拉开了窗口,让中国对世界说话。
1985年11月,随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尔访华后,他投资5亿美元在北京建国门外大街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。这是当时外资最大笔投资,从1985年破土到1990年一期完工,包括酒店、写字楼、商场、公寓。国贸成北京地标,吸引外资。
1991年,在深圳赤湾建南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,中国第一家现代油厂,引进设备、管理、品牌。油脂行业当时标准乱、品控差,他统一布局,扩展到40多城市,170多家工厂。
益海嘉里集团年营业额超100亿美元,食用油市占率领先。金龙鱼品牌家喻户晓,营收超茅台海天味业和。郭鹤年从糖到油到饭,填中国三大短缺。1980年代末外资撤离,他增投50亿美元,项目遍布20多城市。香格里拉全球扩张,中国近50家。
嘉里建设在上海浦东嘉里城、静安嘉里中心等开发,2023年221亿元拿上海金陵路地块,总投资超400亿元。2019年益海嘉里冲刺创业板,2020年上市,市值高。郭鹤年侄子郭孔丰管丰益国际,2018年说未来增资中国300亿元。
2017年丰益国际营收414亿美元,世界500强239位。郭鹤年投资注重长效,如国贸30年成标志。这些项目不只赚钱,还带技术、管理,提升行业。
相比地产炒作,他实业深耕,帮中国建供应链。捐款也多,2005年起捐5000万元给希望工程,连续五年,资助农民工子女上学,每人600-900元一学期,惠及万人。
他家规子女继承不多,够做好人。2012年获央视经济人物终身成就奖,全场起立。这人低调,1986年庭审自称“做米的”,缴保释金后被认出。长居香港,继续管企业,到2025年102岁。
财富匹敌李嘉诚却更注重实业根基
郭鹤年财富不输李嘉诚,201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76位,身家125亿美元,李嘉诚260亿美元,但郭鹤年资产扎根民生必需品。李嘉诚靠地产资本堆楼,郭鹤年用工厂铺路。一个亚洲资本王,一个实业帝。2000年代初,福布斯把他们并列亚洲资产最强华人。
2024年郭鹤年身家115亿美元,2025年114亿美元,蝉联马来西亚首富。彭博全球500大富豪榜,他796亿排109位,唯一入榜马来西亚人。丰益国际年营收超200亿美元,远超地产单一模式。
郭鹤年企业覆盖一二三产业,糖、油、酒店、地产、物流。金龙鱼上市后市值高,香格里拉全球闻名,国贸110万平米超级包租公。但他低调,不露脸,不受访。媒体追不上,国家记得他。他不谈报国,但国家缺时总递上实业刀。
相比李嘉诚,郭鹤年更实业导向,李嘉诚有撤资争议,郭鹤年持续增投中国。两人健康都好,李嘉诚97岁,郭鹤年102岁,还精力旺盛。郭鹤年财富从不靠泡沫,忙碌一生,精神丰碑。为富有德是他的道,创造财富不忘回馈。
子女接班有序,长子郭孔丞早逝,四女郭惠光管香格里拉,侄子郭孔丰管益海嘉里。家产无人全接,他99岁不退休,管顺丰相关生意赚175亿。但核心是实业报国,瞒全世界帮中国大事,财富只是副产品。
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